苏州人才网  
客服热线 0516-66656188、83963215
首 页 企业服务 个人服务 猎聘职位 劳务派遣 培训教育 资讯中心
当前位置:苏州人才网 > > 正文
如何慧眼识英才
时间:2014/5/27 16:37:00 作者:
明明阅人无数,为何还是会看走眼?有时候,或许问题不是出在面试者的心态和实力,而是主管自己。当个识人眼光能与时俱进的伯乐,也是经理人的必修课!千里马等待伯乐慧眼识人,伯乐却长叹千里马难寻。如何找出真正的人才?如何辨识出他是不是真才实学?即便是阅人无数的高阶主管,每当面试新人时,这个问题还是深深困扰着他们。2012年,万宝华(ManpowerGroup)针对全球近4万名雇主,包括1千多名台湾雇主进行人才短缺调查。报告结果指出,47%台湾雇主面临征才困难,高于亚太区平均的45%和全球的34%。至于人才难寻的理由,则是归因于求职者的“就业力不足”。应征者事前准备不足,或是缺乏足够的软、硬技能固然令招募主管头疼,然而从企业征才方式的角度反思,主管们的招募流程和面试技巧,是否也跟着与时俱进?主管识人的两大误区想想看,有时候你是否被履历上几个醒目的特质吸引,而忘记释出这份职缺的初衷,忽略从原点思考,求职者究竟需要具备什么能力?归纳主管们容易落入的“识人误区”,主要有二点:选人的标准错了应征者什么学校毕业的?在校成绩如何?有几年工作经验等是许多企业筛选人才的第一个步骤。这些标准让那些非名校毕业,或没有硕、博士以上学历的隐性人才,在第一关就被淘汰出局,企业也可能因此与人才失之交臂。长久以来,美国联邦调查局(FBI)征选新干员的标准,都依循1924年由当时局长胡佛(J. Edgar Hoover)定下的基调。布莱恩
来源: | 关闭